一、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主次责任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有过错的,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例如,一方闯红灯,另一方正常行驶,闯红灯方通常负主要或全部责任。若双方都有违法行为,如一方超速,另一方未按规定让行,则根据各自过错程度划分主次责任。
此外,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情况也会影响责任认定。实践中,交警会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查看监控等,综合判断后依法作出主次责任认定,这是后续赔偿等事宜的重要依据。
二、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如下:
逃逸方通常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责任。比如对方酒驾、超速等。
若事故因意外发生,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逃逸行为致使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导致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逃逸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承担全部责任。
明知发生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或自认为无责任而又驶离现场的等行为,都构成逃逸。交警会综合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多方面证据,准确认定逃逸责任,以保障事故处理公平公正,维护各方合法权益。